close
台北市立動物園溼地園區 像超大水族箱
【聯合報╱記者高詩琴/台北報導】
2011.07.05 03:18 am
 

 

 

台北市立動物園的「溼地生態教育園區」今年暑假首度開放民眾預約參觀,其中的生物高達三百四十五種。
記者鄭超文/攝影

台北市立動物園世界首創、以卅公尺玻璃觀景窗圍成,外型彷彿一個大型水族箱的「溼地生態教育園區」,生物豐富高達三百四十五種,過去只讓專業團體研究參觀,今年暑假首度對民眾開放。

 

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參觀了風箱樹、水車前等少見水生植物;為展示生態系統完整,還當場在水溝摸蜆。他很快就摸到好幾顆蜆,笑說以前在美國做過,一點都不困難。

溼地生態教育園區為一淡水溼地,面積約一公頃,深度約一公尺,濃縮台灣低海拔的埤塘、草澤、水田等不同水域的淡水溼地生物,生物種類達三百四十五種,包含十八種蛙類、二百廿六種昆蟲(含七十種蜻蜓)、廿三種爬蟲類、四十五種鳥類等。

園區最大特色,為外側以一片長度約卅公尺的玻璃觀察窗。參觀者可透過此窗,清楚看到水草飄動、魚群洄游、螺類藏身,宛如一個大型水族箱,展示沼澤溼地水下世界的旺盛生機。

解說員吳松霖表示,參觀民眾絕不能錯過水車前、台灣萍蓬草、風箱樹、穗花棋盤腳、窄葉澤瀉、大葉鼓精草、大安水蓑衣、龍骨瓣杏菜等水生植物。它們不是生性嬌嫩、逐漸減少,就是棲地被破壞,都是難得一見。

另外有許多罕見蜻蜓,如全身通紅的善變蜻蜓、腹紅翅透明的霜白蜻蜓、藍黑蜻蜓等等。而頭部延伸成棒狀,模樣可愛,像說謊小木偶長鼻的長吻白蠟蟬,近年來因高樓崛起,數量稀少,為一級保育昆蟲,在此也可以找尋蹤影。

動物園表示,一九九九年起進行台北赤蛙與溼地保育計畫後,發現水生動植物瀕臨絕種的主因為溼地的破壞與消失,決定在後山地區設置人工溼地,並採世界首創、開放式概念建構。往年只開放給專業團體,去年在此辦活動頗受好評,今年暑假決定開放民眾揪團預約,每梯次開放人數在廿到六十人左右。

YY媽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心家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